夠細奇則

懶惰貓真的真的真的很喜歡看電視! 除了電視劇、美食節目、烹飪節目以外, 我還很喜歡看一些介紹室內設計的節目喔。香港、台灣、日本、美國的室內設計節目我都有看過。最近香港電視台「開電視」模仿日本的《空間改造王》製作了《香港空間改造王》, 可是看了首兩集, 卻覺得只是很普通的室內設計而已, 完全沒有甚麼驚喜。第一集的個案是八百(平方)呎的房子住四個人, 第二集是四百呎的房子住兩個人, 一人平均有兩百呎的空間。住得不稱心, 主要是一些老舊樓宇的問題和雜物太多所導致的, 第三集更是一千五百呎的豪宅, 可能我家連人均二百呎的空間都沒有吧, 就覺得節目中的個案欠缺代表性。反倒是「開電視」兩年前製作的另一個室內設計節目《夠細奇則》, 當中的設計才是令我驚訝。

專訪納米樓設計的《夠細奇則》

節目在2020年首播, 合共十三集, 主要介紹一些非常細小的房子的室內設計, 當中包括香港近年落成的「納米樓」和一些八九十年代落成的小型住宅。個案中的房子, 實用面積最小的是163 呎(4.58 坪), 最大的也不過是 343 呎(9.64 坪), 而居住人數分別是由一至四人不等。節目由李尚正和盧頌恩主持, 每集會先介紹個案的房子的大小和屋主的需求, 然後會由負責個案的設計師講解如何改造房子, 最後會安排主持或嘉賓實地參觀, 以用家的角度去體驗改造後的房子。

以下分享其中三個我比較難忘的個案。

不可能的任務: 三尖八角169平方呎怎樣住四個成年人?

首先一定要說這個個案啊! 這個個案在首播時已引來極大迴響了, 是屋主買了一個只有169呎(4.75坪)的房子, 讓一家四口, 四個成年人居住。網民對於四口的成年人家庭寧可購買何文田新落成的納米樓, 也不買樓齡較大而面積大一些的單位, 大惑不解。即使是公屋, 四人家庭也會派往三百呎左右的單位吧! 四人住二百呎不到的空間, 真的有可能嗎?

單位本來的結構

單位有廚房、浴室和起居室, 可是都是三尖八角的。小小的房子已有兩個陽台, 扣除洋台後可用的空間實際只有169呎。

設計師怎麼說?

169呎住四個成年人, 連富有二十年經驗的室內設計師都懷疑這怎麼可能做到。

每一集節目都會先安排一個與單位實境一樣大的平面圖, 讓設計師站在裡面說說單位的本來的問題。我覺得這個環節蠻好的, 讓觀眾更容易有一個概念, 個案中的單位到底現實中有多大。

你能想像到這房子有多狹窄嗎?
個案是一家四口入住的, 但設計師直言即使在起居室放置三張單人床也不太可能。

完成改裝後的模樣

設計師真的有做到四個人的睡覺的地方! 看看他怎樣做到。

因為四個人居住, 需要很大的收納空間, 所以基本上起居室全都是櫃子, 餐桌也是抽屜式拉出來的。
因為樓底較高, 設計師做了閣樓, 並分成兩個空間, 左邊是女兒的寢室, 右邊是父母親的。
女兒的寢室還有梳妝檯呢。兒子的床則是在客廳, 也就是「做廳長」。

169呎做四個人的獨立床位, 設計師真的做到了。

節目還有安排主持人或嘉賓到單位體驗生活。我覺得這個環節也很好看, 因為他們通常是明讚暗踩, 話中有話。XD

兩位主持人拖了兩個行李箱來入住, 而且行李箱不是空的喔! 他們也準備了很多行李要放進單位裡。

攤開兩個行李箱已經很勉強才可以, 那屋主一家人入住時可以怎麼搬家呢? 十多二十箱的物品可以怎麼擺放?

主持人以住客的角度分析, 笑言兒子的摺疊床可以最多容納三人, 你聽得出弦外之音嗎?

因為造了很多的櫃子, 空間也是有點太局促, 主持人一進來便先數一數設計師造了多少個櫃子。

169呎住四人, 我想住公屋也不至於那麼擠吧? 但是在客人不合理的要求下, 設計師還是完成了任務啊! 這方面我覺得他真的有夠厲害!

惟一我個人不喜歡的, 就是這個設計風格, 感覺好像是港式的風格…… 十多年前的那些傢具設計啦。而且在這樣狹小的房子, 還運用深色的胡桃木色櫃子, 櫃子的存在感也加強了。不知道是屋主喜歡這樣的風格還是怎樣?

本集影片連結:

神奇的花園劏房: 219呎納米單位竟附設142呎花園

第二個我難忘的個案, 是一個位於元朗洪水橋的「花園劏房」, 實用面積為219 呎(6.15 坪)。我想買不起房子的人, 寧可付錢買實用面積, 也不想要一個又大又不實用的花園吧? 發展商設計出這樣的房子出售, 也是令人歎為觀止。

單位本來的結構

起居室只有150 呎(4.22 坪), 另外有一個差不多大的花園。廁所方正, 廚房就是開放式的。

設計師怎麼說?

非常小的起居室, 而花園基本上也不能改建成甚麼用途。
幸好樓底高, 可以建造閣樓, 空間好用多了。

完成改裝後的模樣

其實我覺得這個個案改裝得不錯啊。

寢區感覺是有採光的, 而且寬闊, 床頭床尾也可以多造一組櫃子, 這比上面那個個案的閣樓好太多了。
下層也是造了很多組櫃子和抽屜式桌子, 但因為起居室很方正, 採光良好, 配合簡單的北歐風, 感覺也沒有很擠。

這已經對我心中150呎的寢室好得多了, 所謂的「麻雀雖小, 五臟俱全」。

好吧, 又看看主持人參觀後怎麼說。

主持人也對改裝後的房子很滿意。這個設計也沒有甚麼讓他挑剔的了, 但他還不忘發揮他的幽默惑, 揶揄一下發展商。

門躉(窗台?)的確是多餘的, 而且發展商還要求花園那棵樹不能砍掉。其實那棵樹會惹來蚊蟲, 而且買了房子, 花園也是屬於住客的, 需要住客自行打理。為甚麼住客不可以決定把樹保留還是砍掉? 這也太扯了吧!

個人認為, 以一個150呎左右的套房來說, 這個設計是蠻不錯的, 因為真的有改善住客的生活質素, 而且在狹小的空間裡做了那麼多組櫃子, 也不會感覺過於局促, 這跟設計風格和用色有莫大關係。我也認同主持人說, 如果可以加一台洗衣機就更好了。

本集影片連結:

房間多卻不實用: 240呎卻是「四門歸心」的佈局

最後一個我想分享的個案, 是得到網民力讚的。

屋主購入了柴灣一個樓齡三十多年的單位, 該單位只有240 呎(6.74 坪), 已分成廚房、廁所和兩個房間, 可是根本就不切實際, 而且「四門歸心」的格局, 也局限了牆壁可用的範圍。

單位本來的結構

設計師怎麼說?

設計師指出, 這兩個卧室都很小, 只容得下一張單人床和衣櫃。要擺放雙人床的話, 根本就沒有空間放衣櫃了。
然後是浴室, 也是太小, 連獨立的淋浴間都沒有。

原來的廚房她也嫌太小, 而且放置廚櫃後, 也沒有空間放雪櫃, 用家只能把雪櫃放在外面, 每次從雪櫃拿取食材時得要進進出出, 多不方便。

於是她打算這樣改造房子。

個人覺得設計師把廚房搬到客廳做成開放式, 然後把浴室擴大, 是蠻聰明的做法。因為廚房可以做成一字形的, 而且使用廚房時所需的空間可以跟客廳空間共用。把其中一個房間撥入客廳, 客廳也可以享有較佳的採光。

完成改裝後的模樣

這個房子的設計風格也很特別, 是走黑色的型格風。只有240呎的小房子適合嗎?

真的, 連浴室的馬桶都是黑色的!

設計師也不是把所有牆壁都刷成黑黑的, 當中也有些牆壁是白色的。這樣的確是看起來既有型, 又不會整個房子都暗暗沉沉的。

另外設計師也考慮到房子面積細小, 想得很貼心, 連鞋櫃都運用了節省空間的旋轉鞋架, 把鞋子收納量提升了一倍。

然後主持人又來參觀和體驗嘍!

她特地拖著兩個行李箱進來, 嘗試把鞋子和衣物安置, 結果發現收納量真的很足夠。

然後又試用開放式廚房, 做出一道料理。

廚房的空間和收納她也很滿意。

最後, 她這樣評價這次的設計。

這個個案的設計把空間重新分配, 的確令每個空間的機能都改善了, 而且把黑色的風格運用得宜, 混合白色和灰色, 讓單位變成時尚又不會很壓迫的黑色個性宅。這都是設計師的功勞啊, 所以怪不得獲得很多網民的好評。

本集影片連結:

相關連結

如果想看一整集節目的, 可以到「有線寬頻」(「開電視」)下列連結觀看。

《夠細奇則》節目重溫

如果只想看最後完成的設計, 或是看網民如何批評每集的設計呢, 可以直接看YouTube。

(注意: 此播放清單混合了另一節目《香港奇則》的影片, 所以請留意影片標題才點進去喔。)

夠細奇則 – 香港細單位室內設計 – 主持:李尚正、盧頌恩(妹頭)

圖片來源

最後, 以上文中所有圖片均在上述 「有線寬頻」(「開電視」) 的節目影片中截圖取得。

如果你也喜歡看電視或Youtube 節目的, 也請你可以看看我推介的別的節目喔。今天先聊到這裡, 祝大家周末愉快。^^

By lazycat

2 thoughts on “《夠細奇則》(看設計師如何挑戰香港納米樓的極限)”
  1. 如果住得那麼辛苦, 一係移民算了, 這些好似係私樓吧? 圖則這樣沒有良心, 幾肯定是私樓的

    1. 是的,這三個個案都是私樓。
      發展商真是很無良, 但不是近年的才無良, 第三個個案已是三十多年的舊樓, 二百多呎, 幸好方方正正又沒有甚麼窗台, 才能改造得這麼美。
      所以我覺得這個節目比現在那個《香港空間改造王》「貼地」多了。

Comments are closed.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